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国语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磁力

魚龍新發現:粗壯百色魚龍長達3米、外形憨萌,游泳能力強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2-04-12 18:40:06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龐偉紅 任紀澄

4月12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副教授研究團隊近日報道了一具來自中國廣西百色市隆林縣者保地區的早三疊世魚龍類化石,是世界范圍內的全新屬種,被命名為粗壯百色魚龍。該魚龍長達3米、外形憨萌,具有更強游泳能力,是目前中國發現最大的早三疊世魚龍類化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生物學期刊《PeerJ》在線發表。

野外考察人員在利用電鋸等工具對化石及其圍巖進行處理

上述研究由該校地球科學學院韓鳳祿、江海水聯合貴州地質調查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

2017年,貴州省地質調查院在廣西隆林的野外區域調查中發現疑似脊椎動物的椎體和肋骨,并邀請該校地球科學學院人員共同研究。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學系江海水教授、韓鳳祿副教授及陳龑老師前往進行考察發掘,進一步確認為脊椎動物的椎體和肋骨化石。

研究團隊利用電鋸等發掘工具將含有化石的圍巖一并取回,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進行歷時3個月的修復。

粗壯百色魚龍露頭

研究表明,該化石主要包含軀干前半部分,包括前部背椎(椎體和椎弓)、肋骨、腹膜肋和一塊肢骨。化石發現于海相地層中,且具有雙凹型椎體等海生爬行動物的典型特征。由于化石未保存頭骨和大部分肢骨等關鍵部位的特征,給鑒定帶來一定困難。

研究人員經過多方對比研究和統計分析,最終識別出一些關鍵特征,如肋骨比較纖細且在近端不加厚,腹膜肋中部具有長而細的突起。“這件標本雖然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魚龍類所獨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鰭龍類等其他海生爬行動物。”韓鳳祿說。

據介紹,魚龍是繁盛于三疊紀和侏羅紀的海生爬行動物,最早出現在約2.5億年前,在9000萬年前滅絕,大約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它們高度特化,具有流線型、類似魚類的身體外形以及大的眼睛和強有力的尾鰭。魚龍可能是從陸生爬行動物演化而來,但關于它們的起源和早期演化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

百色魚龍(上)和巢湖魚龍(下)復原圖

目前發現的魚龍最早出現在早三疊世,在日本、加拿大、北歐和中國湖北、安徽等地有過正式報道,多為長度不超過1.5米的小型個體,其化石材料和分布范圍都較為有限。

據悉,中國此前發現的早三疊世魚龍類主要以巢湖龍為代表,這些早期魚龍類均為小型,多數在1米以下,分布地域性較強,其游泳和遷徙能力被認為較弱。此次發現的標本體型較大,據估測全長可達3米,遠大于此前國內發現的早三疊世魚龍。

同時,該標本保存的一塊肢骨(鑒定為橈骨)長而粗壯,且形態十分規整,各個方向上都具有較高對稱性,近端關節面略微凸出,遠端具有2個大小相近的平整關節面,復原后的外表與現代海豚相近。

近幾十年內,中國的早三疊世魚龍類化石只在安徽和湖北發現過。百色魚龍是早三疊世魚龍類化石,在廣西首次發現,拓寬了國內早三疊世魚龍類地理分布,也增加了早三疊世魚龍類的形態多樣性。

“相比其他早期魚龍類,百色魚龍有著更長、更強壯的前肢骨,這暗示百色魚龍可能具有更強游泳能力,或許可以在古特提斯洋中進行較長距離的遠洋活動和遷徙,同時百色魚龍也是中國體型最大的早三疊世魚龍,可能在當時的海洋中扮演了一種高級掠食者的角色。”韓鳳祿表示。

該項目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貴州科技計劃項目、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科研項目等資助。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供圖)

關鍵詞:

下一篇:耐藥基因風險評估框架,助醫生選擇更有效抗生素治病
上一篇:AI技術在新冠研究上有什么用?“科鹽面對面”科普節目在線探討

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望谟县| 武宁县| 和林格尔县| 札达县| 保定市| 揭阳市| 衡阳市| 济阳县| 建德市| 大化| 贵定县| 合江县| 祁门县| 隆子县| 阿拉善右旗| 灵寿县| 罗源县| 陕西省| 元氏县| 卢龙县| 三门县| 忻城县| 襄垣县| 漳平市| 长葛市| 碌曲县| 汽车| 乐安县| 阿拉善盟| 石首市| 玉溪市| 汤阴县| 安仁县| 蒙阴县| 桦川县| 沂水县| 固原市| 泰安市| 河津市|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