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神奇的遙感技術有什么玄妙之處?如何保障神舟十三號通信暢通?航天科技大咖來告訴你……4月24日,是我國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圍繞“航天點亮夢想”主題,廣東科技報社、廣東省航空學會、海南省科技活動中心、海南省文昌市教育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粵瓊空天科普交流活動暨第四屆廣東省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嘉年華(中國航天日)活動。
廣東、海南兩省有關科普單位攜手聯動開展空天線上科普交流活動,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的一次有益探索。系列活動首日,兩省三地各設會場,廣東主會場設在位于廣州的廣東科學館,通過線上線下、視頻連線等形式共同開展空天科普教育活動。
廣東廣州會場
“天問一號的計算機系統與普通計算機有什么不同?”“與神舟十三號通訊會存在信號盲區嗎?”……航天科普講堂上,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王萍博士帶來《遙感的起源與應用》專題講座;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課題組組長周斌作主題為《“天問一號”身負重任探秘火星》講座;神舟十三號通信保障專家——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魏昌寧博士向青少年朋友分享本次飛行任務背后的故事;中航國際毫米波寬帶通信事業部副總監白凡則帶領同學們認識衛星通信相關知識。
在這場“云”交流會上,粵瓊兩省航空航天特色學校、航天科普場館、航天科技企業等,通過三地連線,展示航天科技成果和科普活動動態。結合中國航天日活動,廣東科技報社、廣東省航空學會聯合舉辦線上“航天航空科普競答”活動。
海南文昌會場
據介紹,本次活動利用粵瓊兩地航空航天科普資源所搭建的平臺,將進一步加深科技傳媒、科技社團、科普基地及科技企業在空天科普領域交流合作,為青少年搭建筑夢太空、探索宇宙的成長空間,推動兩地航空航天特色學校建設,共同促進兩省航空航天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發展。
同時,主辦方充分發揮科技融媒體平臺的宣傳力和傳播力,聯合不同學科領域科技社團,打造前沿科技宣講、青少年研學、空天科普課程、科技教育課題探究、精品科普展覽等數字化科普資源;通過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走進地市縣區巡展活動,多角度、多維度生動講述我國老一輩科學家的動人故事,傳承中國科學家精神(特別是“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助力航空航天后備人才培養,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
隨著活動的開展,講述中國航天故事視頻比賽和航天征文大賽陸續開鑼,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廣東巡展活動也將繼續走進學校。
(圖片由主辦方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