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通訊員 彭麗樺
創新引領,智匯兩江。7月21日,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智匯兩江”2022科技創新年度發布活動,現場發布了“智匯兩江”科技創新成果、“智匯兩江”科技創新企業、“智匯兩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三大獎項及兩江新區雙創發展指數,同時,在場部分企業和科研院所分享了技術供需和成果。
科技創新成果涌現 引領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據了解,活動由重慶市發展改革委、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市科協指導,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旨在表彰激勵兩江新區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型企業,助力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建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努力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兩江新區高標準建設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創新平臺,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目前,新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4.3%,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6.5%,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超過6500家、1200家,高質量發展動能日益強勁。
現場,“智匯兩江”科技創新成果、“智匯兩江”科技創新企業、“智匯兩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三大獎項頒布。
“智匯兩江”科技創新成果頒獎現場。藍天 攝
重慶萊寶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性能中大尺寸金屬網格一體化電容式觸摸屏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重慶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的京東方重慶AMOLED柔性顯示屏等10項創新成果入選“智匯兩江”科技創新成果;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榮獲“智匯兩江”科技創新企業;華東師范大學重慶研究院院長曾和平、重慶博騰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傳志等10名企業家獲得“智匯兩江”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本次獲選的科技創新成果涵蓋了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多個領域。
“新區整體科技創新氛圍非常好,我們與本地模組廠家開展了緊密合作,希望未來能和更多智能產業伙伴一起迎接萬物智聯時代到來。”紫光展銳(重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華表示。
榮獲“智匯兩江”科技創新企業之一的重慶品勝科技有限公司則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據重慶品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龐靜介紹,當前企業市場占有率達70%,目前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21年在亞馬遜電商領域銷售收入超過200萬,今年有望實現10倍增長。
“智匯兩江”科技領軍人才,中科搖櫓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道勤表示,搖櫓船科技落戶兩江新區以來取得了快速發展,率先成為全國首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解決方案建設者。兩江新區創新生態好,營商環境好,資本、人才、產業匯聚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他們對在這里發展充滿信心。
雙創發展指數創新高 創新動能加速釋放
活動現場,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執行院長曹永康發布《重慶兩江新區雙創發展指數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由智匯兩江創新研究院編制和發布,從雙創活力、雙創環境和雙創成效三個維度共計21個量化指標對兩江新區的雙創發展進行全面評價。
報告指出,2021年,兩江新區雙創發展指數為188.49,同比增長7.9%,連續5年保持正增長。其中,雙創活力、雙創環境和雙創成效一級指數分別為235.08、178.4和151.99,同比增速分別為8.87%、1.05%和15.48%。
“兩江新區雙創活力持續增強,雙創環境升級優化,雙創成效不斷凸顯,也帶動了區域就業增長、助力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資源集聚。”曹永康表示。
隨后,中國信通院國家頂級節點(重慶)運營中心、重慶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作技術需求和成果發布,分享科技創新成果,共謀合作發展。
兩江新區正加快打造科技創新“升級版”,依托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禮嘉悅來智慧園、兩江協同創新區三大創新平臺,高質量實施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建設,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小微企業孵化、創新服務平臺打造,以及創新政策制定、各類創新活動舉辦等方面,都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和成效。
目前,兩江新區已有45家雙創載體,累計孵化企業3000余家,在加速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久前,位于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明月湖科創基地成功入圍2022年全國雙創周主會場展示項目。
關鍵詞: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