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
12月23日,南京市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通氣會,通報當前全市疫情態勢、醫療救治以及藥品供應保障等相關情況。
南京市衛健委主任夏海鳴介紹,南京這次流行的毒株以BA.5.2為主,約占70%,BF.7等毒株亦占一定比例。感染者存量波峰較原先預計有明顯下降,單日新增感染者人數和現存感染者人數均已開始呈現緩慢回落趨勢。目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
南京地區共有省部屬、市屬、區屬三級以上醫療機構39家,另有部隊三級醫院2家。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51家,醫療衛生機構總床位數66087張,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超過7張,整體醫療救治能力位居全省首位。
夏海鳴介紹,截至目前,南京市設置并實際開放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的醫療機構共239個,其中,三級醫療機構39個,二級醫療機構6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132個。12月8日以來,全市發熱門診和發熱診室共計接診24.9萬余人,最高單日接診量3.54萬余人。
據介紹,目前市急救中心已按照疫情暴發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擴容120指揮調度坐席,整合現有人員和應急梯隊,調整班次延長工作時間,并采取分級調派等應急措施來積極應對。增加現有車組人員的1倍力量,應對院前醫療急救工作量的高位增長。各醫療機構也加強了急診力量配備,盡最大能力保障危急重癥患者的及時救治。”
為方便市民看病就醫,少出行、少聚集,降低交叉感染,全市共有37家醫療機構開設互聯網醫院(含互聯網服務方式)。市民可通過互聯網醫院及時獲得健康咨詢、就醫指導、藥物配送、預約診療、復診開放等服務。
此外,南京還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迅速摸清重點人群底數,并提供熱線咨詢服務。“我市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為主體,基層醫務人員共同參與的專門團隊,對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核實。目前已對調查完成的全市127萬余名老年人按照紅黃綠分級標識并開展健康監測。”夏海鳴介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