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国语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磁力

以“稻菜”輪作新模式 為科技先行縣賦能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3-08-13 20:52:30    來源:科技日報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金鳳 實習生 祁佳寧

近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發布了《關于2022年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評估結果的通報》,南京農業大學與作為對口技術單位共建的江蘇省興化市分別榮獲第一。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孫錦介紹,傳統水稻種植模式中,稻田在秋季收獲后長時間閑置而得不到有效利用,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稻菜”輪作種植模式采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在水稻收獲后的閑置期種植蔬菜,保持水稻和蔬菜生產不間斷,在保障“米袋子”的同時補充“菜籃子”,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大米和蔬菜的需求。

據了解,孫錦教授團隊與興化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合作,在江蘇重點研發項目的支持下,在江蘇興化等地開展了多年的“稻菜”輪作周年栽培模式研究,提出適合蘇北地區推廣應用的“水稻-菠菜”“水稻-小白菜”“水稻-香蔥”“水稻-番茄”等“稻菜”輪作模式,研發出相應的關鍵技術。

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稻菜”輪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有效解決水稻和蔬菜多年種植帶來的連作障礙問題,實現水稻和蔬菜的綠色安全生產。與單一水稻種植模式相比,“稻菜”輪作模式可使水稻平均增產405 公斤/公頃(27公斤/畝)以上,水稻加蔬菜凈利潤增加15000元每公頃(1000元/畝)以上。

團隊還發現,在“稻菜”輪作模式中,“旱田”種植蔬菜可提高土壤肥力,為“水田”水稻生長提供更好的土壤環境,減少了化肥用量,并且“水田”和“旱田”微生物群落存在差異,病蟲害發生少,農藥用量小,有助于實現農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

關鍵詞:

下一篇:江蘇揚州:產科教創融合,“育新苗”“移大樹”
上一篇:最后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恩施市| 大兴区| 临桂县| 正安县| 金塔县| 邹城市| 志丹县| 西充县| 抚州市| 盈江县| 巫溪县| 绥中县| 西乌| 新乐市| 团风县| 南投市| 闽清县| 天峻县| 永登县| 垫江县| 车险| 汉阴县| 乐安县| 玛多县| 茌平县| 蕉岭县| 台湾省| 远安县| 北川| 龙川县| 兴文县| 宁武县| 乐清市| 桦南县| 南平市| 宣化县| 高唐县| 廊坊市| 会东县| 长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