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国语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磁力

南京古生物所等發現一億多年前新的松柏植物木化石 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

首頁 > 探索 > > 正文

日期:2020-07-27 16:37:23    來源: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保存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礦化作用而形成的木化石,是地史時期重建古植被面貌和古氣候的重要參數。中生代恐龍繁盛的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由遠古森林形成的木化石被廣泛發現在陸地生態系統中。我國白堊紀時期被發現的木化石集中在北方地區,而華南地區的木化石記錄較為少見。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棟、中國地質科學院高級工程師蔣子堃,聯合浙江自然博物館、沈陽師范大學及德國波恩大學的學者,在我國浙江白堊紀地層中發現距今1.1億年已滅絕的一種松柏類植物新類型,將其命名為“周氏短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歷史生物學》(Historical Biology)上。

該化石發現于浙江永康地區的早白堊世館頭組地層(距今1.1億年左右)中,其在解剖構造上與之前浙江地區所報道的木化石均不相同。研究團隊在與世界各地已報道的相似木化石進行仔細對比后,建立了一個新種——周氏短木(Brachyoxylon zhouii),并將該新種的種名贈予中科院院士、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周志炎。

浙江早白堊世時期發育了大量的陸相沉積,除報道有恐龍骨骼、恐龍蛋等脊椎動物化石外,還有豐富的木化石產出。新發現的周氏短木保存為硅化木,是植物次生木質部的一部分,顯微切片觀察顯示其主要解剖特征包括明顯的生長輪,具混合型的徑壁紋孔、南洋杉型的交叉場紋孔以及較高的單列木射線,并具有創傷樹脂道。研究人員對周氏短木的生長輪進行定量化分析,顯示該植物為常綠喬木,葉持續時間可達3-15年。結合沉積學、孢粉學、古土壤學等其他證據可以推測出,早白堊世的浙江地區受亞熱帶氣候條件控制,且處于相對半干旱的古氣候環境。

短木屬是中生代常見的一種松柏類木化石,與已滅絕的掌鱗杉科植物具有系統學親緣關系。周氏短木的發現豐富了對浙江早白堊世植被組成和古氣候特征的認知,也為揭示浙江白堊紀的恐龍生存環境提供了重要證據。

蔣子堃、王永棟為論文通訊作者,浙江自然博物館博士吳灝、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田寧和德國波恩大學博士生謝奧偉為論文的共同作者。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重大項目和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及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的資助。

關鍵詞: 南京古生物所 松柏植物木化石

下一篇:武漢植物園探索入侵植物對不同環境變化的響應策略
上一篇:天津大學研發新型納米藥物有望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新思路

科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嘉善县| 江西省| 灵璧县| 望谟县| 龙江县| 贵溪市| 德州市| 海宁市| 武汉市| 霍林郭勒市| 邓州市| 海林市| 什邡市| 拜泉县| 昌江| 通城县| 稻城县| 手机| 农安县| 偃师市| 兴仁县| 红原县| 达孜县| 广平县| 赞皇县| 山东省| 金堂县| 五家渠市| 广昌县| 淮北市| 泗水县| 宁海县| 南和县| 全州县| 长岛县| 沈阳市| 壤塘县| 桦南县| 巴中市|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