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5日,一場“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議事會在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召開,政協委員與高港區政協主席薛永忠等區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面對面開展協商。
“‘生物醫藥’向‘藥、醫、養、食、游’全鏈條拓展初見成效,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逐步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發力點。”會上,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發改委主任邱小平作了“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介紹。
行業創新能力不夠,產品同質化問題比較突出;藥品研發成本高,審批時間長;行業高端人才集聚在大型城市,研發力量不足……邱小平和委員們點出了目前高港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存在的不足。
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如何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委員們現場開啟了熱聊。
“建議區里會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區赴省自貿辦溝通匯報、積極上爭,將我區作為自貿聯動發展區同步開展試點。”高港區政協委員姜志新說道。
在高港區政協委員施巍巍看來,泰州聚集了北大醫學部(泰州)醫藥健康產業創新中心、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等先進科研平臺,以及南京中醫藥大學泰州校區、南京醫科大學泰州臨床學院等優勢教育資源,應大力助推產學研合作。“建議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開展更多形式的產學研對接活動,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深度產學研合作關系,助推企業研發創新。”
高港區政協委員令狐昌黎建議,進一步加強新藥申報服務隊伍建設。“通過公開招聘、干部交流等方式,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藥企業等相關單位再陸續引進一批優秀專業醫藥人才,充實一批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進一步優化充實新藥申報中心隊伍結構,不斷提升隊伍注冊服務能力,推動我市大健康產業穩步發展。”
高港區政協主席薛永忠表示,就大健康產業發展而言,如何在“千帆競發”中“殺出一條血路”、在“百家爭鳴”中“闖出一條新路”,是目前“兩高”黨委政府最關注、最急切的重點。他提出,區政協要加強大健康產業深度調研,幫助園區、部門、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發揮好“界別+企業”協商議事聯盟的作用,圍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議題,多組織委員、多邀請專家到聯盟,共商合作、共解難題、共謀發展。
記者:謝阿愁 韓月 汪凱 周通編輯:洪琳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