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電機是將車子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剎車系統”集成到一起而設計出來的電機。由于輪轂電機具備單個車輪獨立驅動的特性,因此無論是前驅、后驅還是四驅形式,它都可以比較輕松地實現,全時四驅在輪轂電機驅動的車輛上實現起來非常容易。
輪轂電機行業市場規模 輪轂電機行業發展前景規劃
輪轂電機技術又稱車輪內裝電機技術,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輛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輪轂電機技術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就已經制造出了前輪裝備輪轂電機的電動汽車,在20世紀70年代,這一技術在礦山運輸車等領域得到應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國內已有少數自主品牌的輪轂軸承單元生產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始進入配套市場,如萬向錢潮,已為大眾、長安、奇瑞、比亞迪等整車廠家提供配套。由于中國售后市場目前仍以 4S 體系提供的原廠件為主,上述配套市場的競爭格局也相應影響著國內售后市場。隨著中國售后市場加速整合,未來競爭主體將會多元化,并面臨著國外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輪轂電機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顯示:
近十幾年,由于國際社會對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迅速提高,生產高效電機已成為全球工業電機的發展方向。從世界電機市場的規模分工來看,中國是電機的制造地區,歐美發達國家是電機的技術研發區。
以微特電機為例,中國是全球微特電機的第一大生產國,日本、德國、美國等是微特電機研發主導力量,掌控著全球大部分高檔、精密、新型微特電機的技術。從市場份額來看,根據中國電機行業規模以及全球電機總規模測算,中國電機行業規模占比30%,美國占和歐盟分別占比27%和20%。
從結構上來看,盡管不同類型電機結構不同,但通常都是由三大部分組成,即固定部分、轉動部分和輔助部分。固定部分主要由定子機座、機架、定子鐵心、定子繞組、端蓋及底板等導磁、導電和支撐固定等結構部件組合而成;電機的轉動部分包括轉軸、轉子鐵心、轉子支架、轉子繞組、集電環、換向器和風扇等部件;輔助部分包括軸承、電刷和冷卻器等。
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小型電機行業分會對行業內骨干企業的統計數據,骨干企業2022年前三季度小型交流電動機產量11089.0萬千瓦,同比下降0.6%(永磁電動機產量458.5萬千瓦,同比下降4.6%);大中型交流電動機產量6189.3萬千瓦,同比增長4.5%(高壓電機產量3618.0萬千瓦,同比增長4.5%)。
整套輪轂電機的懸架系統,表面采用一套類似“L”形狀的結構。分別由減震器與彈簧,加上下擺臂(姑且這樣稱呼吧,事實上與傳統A字形下擺臂差距較大)組成。甚至從結構上套用現有的懸架形式,這種簧桶一體,且“擺臂”與減震器錨定在一個懸架主銷的設計,完全可以把它歸納到麥弗遜式懸架結構之中去。
自新國標實施以來,電動兩輪車行業已經進行了一輪洗牌。根據新國標要求,電動自行車生產廠商將由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轉為 3C認證管理,驗證周期和驗證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外,電動輕便摩托和電動摩托車也需要電摩生產資質,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行業生產門檻。
據愛瑪科技業績快報最新披露,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8.02億元,同比增長35.0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45億元,同比增長177.89%。新日股份 預計,2022年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6億元-1.64億元,同比大幅增加1307%-1342%。
九號公司業績快報則顯示,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1.21億元,同比增長10.6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4.46億元,同比增長8.54%。其中,電動兩輪車產品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雅迪控股暫未披露全年業績,但去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140.51億元,同比增長13.54%;毛利為25.18億元,同比增長36.48%;錄得純利約904.5百萬元,同比增長54.4%。擬在港股上市的綠源電動車在招股書中披露,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9.98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凈利潤5180.4萬元,同比增長181.03%。
本報告對國內外輪轂電機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透徹地分析,對我國行業市場情況、技術現狀、供需形勢作了詳盡研究,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重點企業、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行業投資情況。
報告還對輪轂電機下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探討,是輪轂電機及相關企業、投資部門、研究機構準確了解目前中國市場發展動態,把握輪轂電機行業發展方向,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的依據。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輪轂電機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規劃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