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范小青
3月30日,在湖北襄陽長源東谷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里,只見Z14缸體缸蓋現代化生產線上,機器飛轉,工人忙個不停。去年,該公司投資2.3億元對這條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隨即產品受到市場青睞。
“公司近幾年獲得省、市、區各級政府的技改補貼4000多萬元,為產能提升和產品質量優化起到了助推作用。”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嘗到了創新的甜頭,迅速搶占國內卡車缸蓋市場15%的份額,吸引福田康明斯、上柴、玉柴等龍頭客戶。
襄陽譽德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是湖北唯一一家致力于建材裝備領域的科技專業型公司,主要從事燒結窯用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自動化系統提升和大宗固廢綜合處理協同處置等相關業務。其重點研發和推廣的碼壞工業機器人、卸垛工業機器人等三十多種規格的專業自動化產品覆蓋國內大部分省市,并銷往緬甸、越南、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
長源東谷、譽德機械是襄陽市襄州區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襄州立足自身定位,聚力“五城共建”,將智能制造作為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以產業集聚打造智能化高地,跑出了經濟加速度。”襄州區委書記劉明鋒說。
技改創新是提升制造業產業鏈競爭力的關鍵。去年,襄州區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涌現出襄陽正大、東風井關、國鐵機電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在襄州智能制造產業園,恒川激光技術(襄陽)有限公司對接“襄十隨神”汽車產業走廊,運用激光焊接、激光打標、激光切割機及其成套自動化設備制造高科技產品。
同時,襄州區近年來多措并舉助力企業科技創新,建立企業成長工程培育數據庫,組織推薦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副總”、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型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示范等項目,著力提升智能制造整體水平,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目前,該區有國家、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校共建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45家,支持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楊東 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