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1月18日一大早,江西省井岡山市羅浮鎮衛生院迎來了第一波患者。村醫饒秀英套上白大褂就開始忙碌起來。“今天情況怎么樣?發燒嗎?馬上過春節了,有哪里不舒服,隨時打我們電話。”饒秀英一邊詢問著病情,一邊把老人的電話記了下來。
春節臨近,鄉村地區新冠疫情的傳播風險增大,新冠感染醫療救治面臨更大挑戰。鄉村醫生成了擋在疫情風暴和村民之間的“銅墻鐵壁”。
(相關資料圖)
1月16日19時,井岡山市衛健委的會議室里坐滿了人,來的60位是該市13個鄉鎮衛生院、3家二級醫院的醫生。隨著大屏幕的亮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洪玉才,正式與大家“面對面”講授新冠診療技術。
“如何開展分級診療?”“如何應對農村地區新冠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療指征及使用、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如何早期識別和診斷?”這場由科技部助力定點幫扶縣應對農村新冠疫情的視頻業務培訓和咨詢服務活動一開場便直奔農村防疫的要點。
“我們特別提醒村醫們,對我們的老年人群,特別是免疫缺損的、免疫脆弱的人群,需要更多地關注他們有沒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洪玉才說,在鄉村早期診斷、治療很重要,也很必要。
羅浮鎮衛生院院長梁小福說,培訓后,醫院下一步將通過加強重點人群健康管理、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健全分級分類救治體系等方式打通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防重癥關口前移。
在冬日的早晨,同樣忙碌的還有井岡山市龍市鎮坳里村衛生室的醫師段云天。
“這是布洛芬,發燒38.5攝氏度以上可以服用,一次兩片,一天最多不能超過4次,您務必要記清楚。”段云天耐心叮囑著老人用藥方法。
“在我們村,對待新冠病毒,村民已經不恐懼了,大家心態平穩,發燒咳嗽了,該吃藥吃藥,該打針打針。”段云天說,經過培訓,在日常診療上更能識別一些重癥前期癥狀人員,實現早治療、早轉診。
做好農村疫情防控,關鍵就是“藥能下去,人能上來”。
“井岡山市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已過,現在的工作重點在‘保健康、防重癥’上,強化分級分類醫療救治服務,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井岡山市衛健委負責人說,通過科技部的協助,目前井岡山市已打通購買急需藥材的渠道,正逐步解決阿茲夫定等藥品的需求。
關鍵詞: 鄉村醫生